聲明:東北畜牧獸醫網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果轉載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權,或者轉載出處出現錯誤,請及時聯系文章編輯進行修正。東北畜牧獸醫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
- 微博
- 微信
- QQ好友
- QQ空間
- 百度
|
豆粕缺乏上漲動力國外方面,美豆價格跌至1277.3美分/蒲式耳之后,目前反彈至1300美分/蒲式耳一線。在美豆生長的關鍵期,未來兩周新增降雨預期澆滅天氣炒作熱情。從Pro Farmer公布的單產數據來看,新季美豆期末庫存顯示美豆供應格局由舊季的緊張轉為寬松。 國內方面,進口大豆的拋儲增加市場大豆供應,以應對8—9月大豆到港量的不足。隨著疫情的緩解,豆粕備貨集中期過去,中下游采購節奏放慢,油廠豆粕成交與提貨開始回落,加之下游需求可能減少,豆粕后續庫存累積的概率較大。 綜合國內外兩方面的分析,筆者認為,美豆大幅上漲的動力不足,受成本因素傳導及自身供大于需的預期,豆粕缺乏上漲動力。 美豆新作供應寬松 不同于各機構模型預測美豆單產,Pro Farmer采用的是科學實地調查并結合其他因素綜合得出結論,所以Pro Farmer作物產量數據更具權威,市場極為看重。Pro Farmer作物產量數據顯示,美豆平均單產為51.2蒲式耳/英畝。其中,南達科他州、明尼蘇達州的大豆產區因降雨減少的影響,單產分別為41蒲式耳/英畝和46蒲式耳/英畝;愛荷華州、內布拉斯加州的大豆同樣缺水,單產為57蒲式耳/英畝和58蒲式耳/英畝;伊利諾伊州、印第安納州、俄亥俄州的單產均超過了60蒲式耳/英畝,分別為66蒲式耳/英畝、62蒲式耳/英畝、60蒲/英畝。另外,2021/2022年度美豆整體平均產量為44.36億蒲式耳。 Pro Farmer單產數據反映的是當下的美豆單產情況,后續仍有調整的空間。天氣預報顯示未來兩周美豆產區降雨增加,筆者認為,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大豆灌漿期,降雨量增加或導致天氣炒作熄火,美豆單產有繼續上調的可能。因此,結合美國出口與國內壓榨量預估,美豆的期末庫存上調的概率較大,美豆新作供應寬松。 到港偏緊現狀緩解 由于大豆壓榨利潤低迷,9月之后國內大豆點價量較低,第四季度的大豆采購量僅為1000多萬噸,并且8月、9月大豆到港量少于往年同期,若無其他大豆供應增量,國內進口大豆將面臨短缺的可能。 8月19日,國家糧油中心發布了進口大豆競價銷售交易公告:8月24日開始拍賣2019年產進口大豆29.4892萬噸,交收地省份為四川、遼寧、山東、湖南,占比分別為38.18%、14.83%、22%、24.79%。雖然本次拋儲進口大豆數量有限,但拋儲顯示的是政府對大豆價格的有效應對機制。因此,即使8月、9月大豆到港量較低,結合國家拋儲進口大豆的動作,預估10月前大豆供應仍較為充足。另外,國家拋儲進口大豆也為我國9月之后美豆點價時機創造更多的緩沖時間。 中下游采購節奏放慢 由于疫情再度抬頭,中下游企業吸取先前物流限制的教訓大幅采購豆粕囤貨,豆粕庫存降幅達28.57%,由126萬噸回落至90萬噸水平。隨著疫情的有效緩解,解封的地區越來越多,豆粕備貨集中期過去,豆粕的成交量、提貨量出現了明顯下滑。相關數據顯示,截至8月20日,大豆庫存為693.16萬噸,環比上漲4.75%,同比增加22.11%,而大豆壓榨開機率處于較高水平達71.31%,豆粕成交量低迷、提貨量環比上周減少7.6%,豆粕庫存環比上周上漲7.29%,達97.33萬噸。 豆油目前庫存仍低于5年均值,短期價格仍為偏強判斷。因此,從邊際變化來看,后續大豆壓榨量處于高位的概率較大。高壓榨率結合大豆后續供應充足推算,豆粕供應壓力較大。 從豆粕的需求端來看,截至7月,生豬出欄加速,大豬出欄均重持續下降至125千克附近,屠宰量同比增長約35%。生豬養殖利潤大幅下滑,近期出現自繁自養為負數的狀況,而外購育肥利潤持續虧損,當前的養殖利潤限制養殖戶大規模擴欄,甚至出現母豬淘汰的現象。另外,飼料中小麥替代玉米的量較大,鑒于小麥蛋白對豆粕蛋白的替代,從配方比例上看,豆粕的用量隨之減少。因此,供增需減,豆粕后續累庫的概率較大。 綜上所述,隨著降雨增多,在美豆新作供應寬松的預期下,近兩周CFTC數據顯示凈多持倉增加,但是離近期高點仍有較大差距,資金做多的熱情下降。從成本傳導上看,國內豆粕價格受到壓制,并且豆粕后續累庫概率較大。因此,在無明顯利多因素的刺激下,豆粕缺乏上漲動力。(作者單位:物產中大期貨) 上一篇菜粕 難改振蕩之勢下一篇8月26日最新秘魯魚粉外盤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