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東北飼料獸藥信息網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果轉載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權,或者轉載出處出現錯誤,請及時聯系文章編輯進行修正。東北飼料獸藥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
- 微博
- 微信
- QQ好友
- QQ空間
- 百度
|
造成斷奶仔豬經常性腹瀉的原因仔豬在產房中生長的很健康、可一轉到保育有一周的時間就開始出現拉稀、炸毛等等一系列的問題,給我們養殖戶帶來的一定的困擾,今天咱就主要針對拉稀這一塊來說說。 仔豬從出生到斷奶經歷了大量的應激,包括各種微生物、飼養環境、溫度、斷奶、日糧轉變等。隨著日糧等改變,其腸道微環境發生相應改變,主要是微生物種類和數目發生轉變,腸道生理結構和功能也發生一系列改化。在上述條件不穩定的情況下,伴隨著方方面面的刺激,都可能造成小豬在哺乳期間和斷奶前后發生各種腹瀉。 發生腹瀉的原因 細菌性腹瀉 1、細菌性腹瀉 :病原性大腸桿菌是最主要的病原之一,大腸桿菌為消化道內的常在菌,早期寄生于仔豬的結腸內。在哺乳期,由于母乳抗體及乳中其他抑制物抑制了大腸桿菌的繁殖,仔豬一般不發生本病。當仔豬斷奶后,腸道消化酶下降,對飼料營養物質消化吸收能力下降,蛋白質在腸道后段腐敗發酵增多, 加上母源抗體供應中斷,免疫力下降,這就容易引起感染造成腹瀉。 2、病毒性腹瀉 :當仔豬感染冠狀病毒、輪狀病毒時,病毒侵襲細胞,使受感染的細胞變性、壞死,隨著腸絨毛細胞損害程度的增加,腹瀉的嚴重性增加。當病毒侵襲整個小腸時,引起小腸破損程度增加,小腸的吸收能力大幅度下降,液體排出量增加,腸內大量未被吸收的固體物質自身吸附水分,以保持腸內滲透壓的平衡,從而進一步加重腹瀉的危害。仔豬斷奶后失去母源抗體的保護,一旦飼養管理不善易發生傳染性胃腸炎性腹瀉,尤以冬春季節多發。 生理性腹瀉 1、胃酸分泌不足:胃腸酸性低 出生仔豬胃酸分泌量低,且缺乏游離鹽酸,一般從20天開始才有少量游離鹽酸出現,以后隨年齡增加。仔豬至少在2-3月齡時鹽酸分泌才接近成年水平。仔豬分泌胃酸的能力很弱,只有胃內pH值低于4時才有利于蛋白質的消化,能使大量病菌滅活。母乳中含有豐富的乳糖,可被胃中乳酸桿菌分解成乳酸,成為哺乳仔豬胃酸的主要來源。而仔豬斷奶后,乳酸來源終止,胃酸分泌仍然很少,仔豬胃內酸度不足,使胃蛋白酶原的激活受到限制,胃蛋白酶形成減少,影響飼料特別是蛋白質消化,消化不良的飼料為小腸內致病性大腸桿菌及其它病原菌繁殖提供了條件,而乳酸桿菌的生長則受到抑制,導致仔豬消化不良,腸內滲透性紊亂而發生腹瀉。 2、胃腸消化酶少:仔豬剛出生時,除乳糖酶、凝乳酶含量較高外,其它各種酶含量都較低。隨著仔豬日齡的增長,乳糖酶逐漸減少,胃蛋白酶、胰淀粉酶則逐漸增加。到4~5周齡時,乳糖酶降到最低限度,而其消化系統仍不成熟,不能分泌足夠的消化酶。仔豬斷奶,本身就是一種應激,會使消化酶分泌環節受到影響,使消化酶含量減少、活性降低。斷奶仔豬從吃母乳為主轉到以采食植物性飼料為主,兩種營養源截然不同,所需消化酶差異很大,加上又給以高能高蛋白飼料,終因消化不良而引起腹瀉。 3、免疫能力較弱 :母豬初乳中乳蛋白含量高達7%,占干物質34%,而且主要是免疫球蛋白。新生仔豬腸壁通透性好,能完整地吸收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當斷奶后一切的改變就會使仔豬的腸道發生改變,時其免疫力下降,導致腹瀉的發生。 了解斷奶仔豬發生腹瀉的這些原因后、大家在飼養管理中一定要注意防止這些問題的發生,也希望自己的這點小知識能給大家提個醒,在咱們養豬的過程中讓這樣的現象降到最低。 |